“连续创业者”于建军第四次IPO,喜马拉雅亏损10年首次盈利2.24亿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东

屡战屡败后,于建军带领喜马拉雅第四次通过IPO。

4月12日,港交所披露了喜马拉雅的上市申请。 过去三年,喜马拉雅曾尝试美股、港股IPO,但均以失败告终。

2012年,创业经历波折的于建军瞄准音轨,与合伙人一起创立了喜马拉雅。 吸引了腾讯、小米、阅文集团等众多知名投资者。 公司在音频领域越做越大,但盈利能力却一直是个问题。 。 喜马拉雅连续10年亏损,引发市场质疑其商业模式。

2023年,喜马拉雅实现业绩跨越。 公司全年营收61.63亿元,调整后利润2.24亿元。

盈利对于喜马拉雅的IPO之路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但它的盈利故事能持续多久? 音响市场还有多少空间可以挖掘? 近两年,喜马拉雅营业收入增速明显放缓。

一度估值超300亿元的喜马拉雅会受到投资者青睐吗?

连续创业者

于建军被誉为“连续创业者”。 他曾经年入千万,但也一夜之间赔光了。 他一直走在创业的路上。

于建军,1977年出生于福建南平浦城。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8年,互联网刚刚兴起,全国各大高校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于建军也加入其中。 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模拟中国”,但由于项目与社会需求脱节,创业精神被烧毁。 基金成立后,无药可救而死。

硕士毕业后,于建军于2001年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上海捷图软件公司; 2006年,他创立街景地图项目“城市吧”,致力于通过城市采集车完成3D街景地图,覆盖全国多个省会城市,后来卖给了百度; 2009年,他与合伙人陈晓宇共同创立了虚拟世界项目“There World”,通过将美国的SecondLife移植到浏览器上,以全景为背景,结合头像和音视频,打造出一个巨大的网络虚拟世界。平台。

不断创业的背后,是屡次失败的事实,也是屡次失败的决策。 2012年,于建军将目光转向移动音频领域,与合伙人陈晓宇共同创立喜马拉雅。 该平台迅速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音频共享平台。 这也成为他最长的创业实践,也是最有成果的一次。 一次。

这一年,于建军35岁了。 招股书显示,上海喜马拉雅成立于2012年8月1日,注册资本10万元。 于建军获得“正大系”实际控制人戴志康天使投资。 上海证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当时持有喜马拉雅66%的股份。

2013年3月,喜马拉雅APP上线; 2014年5月,用户数突破5000万; 2015年1月,用户数突破1亿。 于建军终于实现了打造“服务亿万用户的平台”的愿望。

喜马拉雅的月均活跃移动用户持续增长。 2019年至2022年分别为8230万、1.02亿、1.16亿、1.22亿。 到2023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33亿。

在用户数和月活跃用户持续增长的同时,于建军却面临着持续亏损的困境。 但于建军表示,他并不担心损失。

他在2017年概述了自己的愿景。在线音频行业将引入粉丝经济,除了内容付费之外,还通过对粉丝主播的奖励来扩大收入。 他相信这种损失不会持续太久。 “网络音频行业的带宽和版权成本很低,实现盈利并不难。目前我们需要把整个行业生态做大做强,而不是急于盈利。”

漫长的市场之路

虽然不急于盈利,但于建军背后的投资者对IPO的要求越来越高。

今年4月12日,喜马拉雅更新招股书,时隔两年再次赴港IPO。 高盛、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事实上,这已经是喜马拉雅第四次走IPO程序。 2021年5月,喜马拉雅向美国SEC提交招股说明书。 但受滴滴上市事件影响、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4个月后撤回美股IPO申请; 同年9月,喜马拉雅转战港股,六个月后IPO。 招股说明书已过期; 2022年3月,该公司更新了招股书,但此后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自成立以来,喜马拉雅已经历12轮融资,吸引了来自腾讯、小米、阅文等机构的外部股东,融资总额近百亿元。 上一轮融资是在2021年4月,喜马拉雅投后估值达到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300亿元。

由于一级市场受到投资者青睐,于建军身家一度飙升至35亿元,并于2021年登上胡润富豪榜。

招股书显示,IPO前,兴旺投资持有喜马拉雅10.72%的股份,为第一大外部投资者。 其次为执信资本,持股9.94%。 腾讯子公司意向架构投资紧随其后,持股5.33%。 此外,小米和阅文旗下机构分别持有喜马拉雅3.38%和3.05%的股份。

虽然喜马拉雅的上市之路已经三年了,依然没有任何结果,但对于建军来说,喜马拉雅终于实现盈利还是令人欣慰的。

根据2022年发布的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喜马拉雅年内亏损分别为19.25亿元、28.82亿元、51.06亿元,累计亏损99.13亿元; 年内调整亏损分别为7.49亿元、5.39亿元、7.59亿元,累计亏损20.47亿元。

港交所4月12日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2022年全年调整后亏损为2.96亿元。 2023年,这一指标首次转正,达到2.24亿元。 此前,2022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实现单季度利润过千万。

于建军在年会上提到,盈利得益于公司在三个方向的努力。 第一,战略和组织清晰度不断提高。 二是坚持以创造用户价值为导向的长期主义。 此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可持续盈利能力也是一个因素。

目前,喜马拉雅的收入结构正朝着于建军2017年设想的方向发展。2023年,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将来自付费订阅服务。 具体来说,付费订阅、广告、直播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是四大支柱。 2023年营收分别为31.89亿元、14.23亿元、11.3亿元、4.18亿元,分别占营收的51.7%。 、23.1%、18.4%、6.8%。

可以看出,付费订阅服务是喜马拉雅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至2023年占收入的50%以上,广告收入是第二大收入来源。

但值得注意的是,喜马拉雅营业收入增速有所放缓。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61.63亿元,增速分别为43.7%、3.49%。 ,1.69%。

据了解,于建军在2022年8月的内部员工会议上表示,2023年将实现全年盈利; 五年后,将实现年收入200亿元,利润40亿元。

目前,摆在于建军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公司挂牌香港联交所,结束漫长的IPO竞赛。 面对营收增长疲软,如何实现200亿目标是于建军长期面临的挑战。

股市回暖,先开户抄底买股票! 智能定投、条件委托、个股雷达……给你>>

喜马拉雅公司盈利_喜马拉雅资本业绩_

新浪声明:此消息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 新浪发表此文的目的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

喜马拉雅资本业绩__喜马拉雅公司盈利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9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