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实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

1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核心能力实施的基本路径

由于职业核心能力是跨特定专业和职业可转移的通用能力,任何课程都可以而且应该承担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任务,公共基础课也不例外。调查结果显示:88%的学生认为在公共基础课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可以增加对这门课的关注度和努力度; 93%的学生看好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公共基础课; 87%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师具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能力。高职公共基础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实践活动。具体来说:

1)特殊活动行为训练。专项活动行为训练以职业核心能力中的一项或多项能力要素为培养目标,以预先设计的活动任务为载体进行专项训练,是提升职业核心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最常见的职业培训方式。高职公共基础课可以借鉴这种培养方式,结合高职学生的能力特点、现代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发展规律,在紧扣课程内容、拓展内容的同时,设计突出一个一定的职业核心能力。该因素还考虑到专项活动“任务包”对其他几个职业核心能力因素的培养,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专项行为训练。例如,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在西方人经常出现的地方,用英语采访自己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感受和经历,并进行分类、总结和总结。返校后组织起来。 ,编辑成采访记录,通过PPT展示活动的过程和内容的要点,最后开始全班讨论。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外语交流能力,同时兼顾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在为专项活动设计任务包时,要充分考虑任务包与职业核心能力因素的关系、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关联度和可操作性,支持各能力点的培养需求。任务,并且能够贯穿整个训练过程。总是。专题活动任务包是连接职业核心能力要素与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的桥梁,是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

2)体验式教学。课堂始终是学生知识和能力成长的主要场所,但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传统课堂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体验式教学增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遵循“任务型课程、模块化培养”的理念,通过项目实践,融合沟通、合作、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包答案,为知识转化为能力提供平台. 职业核心能力因素渗透到任务教学情境中,包括下发项目任务书、制定项目计划、评估计划、实施计划、项目建设、展示成果、评估总结、指导7个步骤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可以发现并规范个别盲点和产能增长点。教师要把握三点,即课程内容的任务、学习过程的动作和学习结果的具体化、进度和方向的控制、指导的提供。一般来说,与人沟通的能力是嵌入在语文和思政等课程中的;应用数字的能力嵌入在数学等课程中;应用外语的能力嵌入在英语等课程中;处理信息的能力嵌入在计算机等课程中;与人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嵌入式职业指导和其他课程。但这并不排除某门课程在强调某个能力因素的培养的同时,兼顾其他能力因素的培养。由于体验式教学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可将相当一部分内容纳入隐性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多样性、扩展性与课堂时间有限的矛盾。教育目标中显性和隐性课程的一致性。

3)隐藏的课程。由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跨行业性质,在大多数职业院校中,没有相应的课程,因此渗透培养的方法非常重要。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隐性课程是一种相对间接的教育媒介。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课堂,更不能局限于课堂。隐性课程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发展隐性课程,即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活动、职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附加值,进一步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讨论、设计和指导校园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和职业技能竞赛,包括设计活动方案、制定竞赛规则、编写评价指南,避免随机性和盲目性,突出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可预测、有计划、有创意的学习过程。对学生个体而言,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弱能力因素可以得到提升,强能力因素可以得到加强,整个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核心能力实施保障措施

1)制定评估系统及其实施规则。制定职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及其实施细则,应当遵循“真实、有效、充分、与标准相关”的评价原则,评价依据应以考生完成其职业生涯中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的证据为依据。实际活动。 ,以能力点为观察点,与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评价标准相比较,综合评价学生某一能力因素所达到的程度。根据任务在每个活动阶段的能力点评估的要求,提供相关绩效结果的证据。证据的内容可以是某项任务的结果(包括产品、作品、文件、报告、计划、设计方案、研究成果等),也​​可以是活动完成的数据;证据的形式可以是原始的实物数据职业核心能力测评包答案,也可以是记录任务完成过程的结果或文字或照片、音像、电子资料等。可以先在程序性评价部分尝试使用上述评价方法,以量化文献评价为主,然后逐步扩大到最终评价部分的比例,最终形成知识、技能、和专业的核心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2)加强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师资队伍建设。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背景,而且要有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自觉意识和科学方法。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权的职业核心能力考核点,鼓励公共基础课教师参加职业核心能力教师培训,提高覆盖率。公共基础课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师和评估师的研究。评分。

3 结论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迫切需要。有效利用公共基础课程资源,采取合理保障措施,可以拓宽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提高企业满意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未来职业转业能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6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