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教育部网站11月1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称,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委员会、国务院、教育部决定实施《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 《促进行动》,完善就业创业促进机制,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根据教育部同日公布的数据,预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

以下为通知原文:

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省、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各直属高校各部省共建高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国务院《促进就业“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2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和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委员会、国务院、教育部决定实施《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 《促进行动》,完善就业创业促进机制,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完善市场化、社会化的就业促进机制

图片[1]-教育部: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唐朝资源网

(一)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各地高校要进一步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切实加强校园招聘市场建设,建立健全校园招聘市场。就业资源开发机制,充分发挥专职就业队伍和党政的作用,干部、专业教师、校友等各方积极主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信息来源。通过团体、联盟等方式开放就业岗位,促进校内外就业资源共享。就业、就业和创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是建立和建设一批国家、地区和行业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二)推进网络招聘市场建设。教育部升级建设“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平台,引进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 ,深入实施“择业计划”,促进就业信息互联互通。各地方高校要组织就业人员、应届生辅导员、求职毕业生注册使用“24365智慧就业平台”,加强在线服务联动 大力推进校园在线招聘市场建设,建设和维护当地学校就业单位需求数据库、毕业生求职意向数据库等,及时发布专业设置和生源信息。开展网络招聘服务,鼓励用人单位通过网络宣传、远程面试等方式开展校园招聘ews、线上签约,促进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提高招聘成功率。

(三)鼓励中小企业招收更多高校毕业生。各高校应为招收中小企业提供便利,不得设限。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大型平台企业,组织“全国中小企业”、“企业人才供需对接会”、“全国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全国民营企业招聘会”月”等活动。各地要积极配合地方有关部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用好税收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创建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符合规定的高校毕业生。

(四)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各地高校要加大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力度,加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学科技园、创业园、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场地优惠和专业孵化服务,引导创业团队争取各项创业优惠政策,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发展。运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切实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发布、解读等服务。与创新创业相关的项目对接。组织创新创业导师深入校园进行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和实践指导,支持大学生回乡创业和城乡基层创业。

(五)支持和引导灵活就业。各地高校要积极探索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就业机会,引导毕业生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中寻找灵活就业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劳动保障权益,组织开展部分市场化培训项目,开展新兴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二、充分发挥政策性招聘作用

图片[2]-教育部: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唐朝资源网

(六)完善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补偿、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采取有效办法,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农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会同有关部门设立“城乡社区专项计划”“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相关项目,鼓励各地扩大实施结合实际开展地方基层就业项目,继续发展科研助理岗位就业政策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增强吸引力科研助理职位。

(七)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各地高校要落实“两征两退”改革要求,配合兵役机构制定地方学校征兵工作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实施普通高职(专科)退伍军人免试参加普通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和退伍军人硕士研究生招生专项计划,组织开展校园招聘宣传教育等活动,畅通入伍绿色通道,进一步推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精准招生,增加毕业生人数入伍。

(八)促进升学与就业有序衔接。各地方高校要统筹安排各类高考招生工作时间。5月底前完成研究生招生工作。 2022年,2022年6月底前完成学士学位招生工作。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向,加强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教务、招生等部门加强工作协调,扎实做好招生宣传、考试录取等工作,并纳入学校整体工作统筹部署。

(九)优化招聘考试时间安排。各地区教育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统筹推进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的安排工作。尽快让高校毕业生有离开的机会 留出充足的上学前求职时间 办好“全国招工行动”第三季 发挥国企示范作用为稳定就业,配合国企尽快完成招聘工作。

三、加强职业指导服务

(十)建立健全就业教育支持体系。各地方高校要把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充分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一系列就业教育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打造一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基地,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要加强重点领域就业指导,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大项目、国际组织等领域的就业创业。 组织开展大学生就业实践调查,持续打造“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建立就业创业的优质师资基地就业指导,打造一批“名师金课”就业指导。加强职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组织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10一)加强就业实践实践。各地高校要把实践实践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举措,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发展更多实习实习岗位,促进更多毕业生通过实习实习就业 鼓励地方、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建一批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配合落实专项资金补贴培养目标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扩大到普通本科院校、中高职院校积极组织毕业当年的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10二)加强高职毕业生就业服务。各地方高校要针对高职毕业生百万级毕业生制定专项就业工作方案,结合毕业生类型特点分门别类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明确职业定位,积极求职。支持高职院校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如相关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式培训等培训,做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接。

(10三)加强就业权益保护。各地方高校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营造平等就业环境,努力消除就业歧视。在各类校园招聘活动中,不得设置违反国家规定的相关歧视性活动。在毕业学校条款、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方面不得作为限制条件。加强诚信安全教育,引导毕业生诚信求职,树立守法意识,杜绝招聘欺诈和“培训贷款”陷阱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毕业生就业体检结果互认。

四、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10四)实施弘智导航助学计划。教育部组织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弘智导航助学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项目”,建立了“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计划”。“基地”,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开展线上线下的就业能力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各地区高校和培训基地要认真组织和实施。落实好,加强政策宣传,提高项目培训效果,努力帮助参加培训的毕业生实现就业。鼓励各地创造条件,推动“弘志助航计划”覆盖更多毕业生。

(10五)完善就业帮扶机制。教育部组织开展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东部高校和西部高校的就业帮扶工作,推动跨地区、跨地区就业。学校就业渠道互补、就业资源共享 各地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工作台账,重点关注低收入家庭、身体残疾等毕业生重点群体按照“一人一档”和“一人一策”。求助。

图片[3]-教育部: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唐朝资源网

五、完善就业统计发布机制

(10六)加强就业统计核查。完善毕业生就业进展报告机制,及时汇总报告就业进展。全面推进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目的地使用注册和网上签约平台,促进毕业生就业进度 求职、签约、注册、查询、反馈等“一站式”网上办理 持续监测毕业生就业情况 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毕业生就业情况抽样调查,严格落实就业“四禁”规定,确保就业统计真实准确。毕业生姓名查询和反馈,统一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

(10七)完善就业质量报告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要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工作进度、反馈联动情况报告中相关指标的内容应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数据一致,报告经校长办公会议、党委审议通过后,按照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每年12月31日前发布。

六、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10八)推进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引导高校重点发展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就业前景广阔的学科专业。人才缺口大 就业率过低不适合市场​​需要的学科和专业要及时调整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本科教学评价、学科评价、专业设置与管理等的重要依据 制定发布就业状况白皮书将充分发挥就业大数据在安排中的作用调整高校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10九)实施供需对接就业教育工程。教育部组织征集相关用人单位人才培养合作需求,定期发布就业教育工程指南,提供针对性人才培养推进校企供需对接建设和人力资源提升,各地区高校要利用好项目资源,加强组织动员,积极对接用人以实施就业教育项目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实用型、复合型、紧缺型人才。

图片[4]-教育部: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唐朝资源网

七、加强组织领导

(2十)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各地方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列入领导班子的重要议程,建立健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带头带路,各院系领导履职尽责,把各部门协调推进、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纳入考核。完善领导班子联系走访用人单位制度,主要领导带头走访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就业工作,不仅要有效防范疫情风险,还要确保疫情有序推进我们的就业促进工作。

(二十一)建立和壮大就业队伍。各地区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认真落实高校就业机构、人员、场所、资金“四个到位”要求,明确加强校级专职就业人员队伍建设,鼓励院系设立就业辅导员。业务培训交流,鼓励就业指导人员按要求参与相关职称评审,畅通就业导师职业发展通道。

(二十二)加强对就业工作的监督检查。教育部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省人民政府教育职责履行情况评价、年度考核等重要内容。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全省就业专项调研工作将及时通报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就业政策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各地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就业监督、通报、约谈、问责机制,确保就业工作已经到位。

(二十三)统筹就业工作安排。教育部在秋季招聘季、春季招聘季和毕业三个就业工作时段组织全国“校园招聘月”和“就业促进周”季。”和“基层就业考察大典”系列活动。各地高校要统筹就业工作安排,认真组织相关就业活动。

(二十四)做好就业总结和宣传工作。各地各高校要广泛开展系列就业宣传活动,深入宣传国家就业创业政策、良好经验和地方高校和用人单位促进就业的良好做法 营造全社会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组织开展就业教育典型案例和就业创业典型人物总结宣传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总结工作,及时向教育部报告相关进展。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2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