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一)

1、描述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处理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区别:一般认为数据是原材料,信息是产品。信息来源于数据,是数据处理的产物。也就是说,信息系统将不适合用户的数据处理成适合用户的信息。

2、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它的基本结构有哪些组成部分?它与一般的计算机应用程序有何不同?

基本功能:信息输入、传输、存储、处理、输出等

基本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者、信息使用者、信息管理者,此外还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现代管理等扩展组件。

不同于一般的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由人和计算机系统组成。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化处理,为各级管理者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系统。

计算机应用程序必须有计算机,这是一个机器系统和技术系统,主要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由专家团队构建;

管理信息系统不一定要有电脑,是个人计算机系统,社会技术系统,主要内容是信息,由管理系统管理

传统的团队建设。

前者侧重于企业信息化应用,如企业资源管理(ERP)、生产自动化管理等,后者则是计算机在各行业的泛化应用,即办公自动化等相对肤浅的应用

3、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管理工作是程序化的,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操作流程。业务管理规范化,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操作规范。统一报告文件、固定内容、期限、格式。数据改进和编码。

企业的主要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参与和领导MIS的建设,又称一把手原则,是做好MIS的前提企业发展MIS的实际需求,这是MIS的原动力;科学管理的基础;拥有一支高水平信息系统开发的专业团队;必要的财政支持和资源条件。

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MIS项目开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耗时耗力、成本高昂、劳动强度大;所谓耗时,是指几乎没有一个MIS项目能按时完成;所谓昂贵是指几乎每一个MIS项目都需要额外的投资;几乎每个开发人员都感到筋疲力尽;所谓艰巨复杂,就是整体清晰,细节朦胧,一般需要反复探索,不断前行;所谓的社会制度,包含了太多的非技术因素,尤其是人的因素 p>

5、您如何理解“领导”原则对系统开发的重要性?

6、总体规划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步骤是什么?

基本内容: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和总体结构;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新技术条件下业务流程和重组的现状;预测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

步骤:确定计划的性质,明确MIS战略计划的持续时间以及如何使用它;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战略分析,分析MIS的目标、发展方法、职能结构、计划活动、信息部门、财务状况、风险程度和政策分析;定义约束,明确战略目标,确定MIS的发展目标,明确MIS的功能、服务范围和质量;提出未来的大纲,并给出MIS的初步框架,包括子系统的规划;提出发展规划,选择优先发展项目,确定总体发展顺序、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提出实施进展;通过战略规划。

7、描述总体规划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性。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节省信息系统投资。围绕公司战略目标,明确MIS的使命。为系统开发过程建立控制标准。

8、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如何识别企业流程和数据类型?

识别业务流程:依靠拥有材料、分析研究,但更重要的是与经验丰富的经理讨论。我们从源头规划和控制开始。经过分析、讨论、研究、讨论,我们可以将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控制的过程列在一个表格中

识别业务流程的另一种方法称为“通用模型方法”。首先是指更粗更通用的模型,如图3-2-7所示。

图 3-2-7 识别企业流程的通用模型

此模型继续扩展以适应特定的业务需求

有两种方法可以识别企业数据。一是企业实体法。主体具有客户、产品、材料、人员等客观存在。商业实体法的第一步是列出商业实体,一般是 7-15 个实体。另一个矩阵是列出来的,实体横向列出,数据类纵向列出。

9、子系统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分区的子系统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应尽可能小;子系统划分的结果应使用较少的数据冗余,以提高工作效率;子系统的设置要考虑未来的管理发展子系统的划分,便于系统的分阶段实现;部门应该是分层的。

10、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工程规范,系统开发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1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任务:在充分了解原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分析,最终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2、什么是结构化系统分析?该方法的主要指导原则是什么?

结构化系统分析法:是将系统工程原理应用于大型软件开发的产物。它有效地控制了系统分析每一步的难度,并以数据流程图、处理描述和数据字典作为系统分析技术作为表达工具。

13、现行制度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4、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图片[1]-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一)-唐朝资源网

管理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类型有:集中式、分散式和分布式

15、绘制数据流图需要注意什么?

加强与文件的连接;专注于主要数据流;适当地命名该过程并给出一个数字;流入或流出文件的数据无需标注数据流名称;数据流的原理;当数据流不反映判断和控制条件时,指示控制逻辑的数据流不应出现在数据流图上;数据流图的设计很少能成功一次,通常的做法是先画一个,再变换。需要多次重复才能正确。

16、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对下一个系统实施能起到什么作用?

主要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进行整体方案和模块分解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等。 ,建立新系统的物理结构。确定新系统构建“方法”的模型。

在保证逻辑模型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目标系统的简单性、可变性、一致性、完整性、可靠性、经济性、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将系统的逻辑模型转化为具体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包括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系统设计规范。

17、购买电脑设备时会出现哪些常见问题?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时如何选择软件、硬件和通信网络系统?

计算机硬件的选择取决于数据处理方式和要运行的软件,包括:计算机主存; CPU时钟;输入、输出和通信通道的数量;显示模式;外部转储设备及其类型。

网络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根据需要选择总线型、星型、环形、混合型等结构;网络逻辑设计什么是系统化分析,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硬件设备;网络操作系统,目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有UNIX、Netware、WindowsNT

选择软件的主要考虑因素是: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否有足够的弹性;能否获得长期有效的支持

18、模块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如何控制模块范围和控制范围的关系?

原理:高聚合、低耦合、高扇入、低扇出,作用范围在控制范围内

19、代码是做什么的?代码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功能:识别:去除歧义,使对象唯一,便于数据存储和检索;提高效率: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快速进行排序、检索和统计分析;提高数据的全局一致性性:通过代码统一同一事物不同名称,提高系统的完整性,从而减少数据不一致带来的错误;有利于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代码是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用语言,是两种工具之间的信息交换

原则:独特、系统、逻辑、可扩展、结构简单。

20、MIS系统平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21、输入输出设计的内容是什么?

输出设计:与输出信息使用相关的内容:包括信息使用者、使用目的、报告量、使用期限、有效期、存储方式和份数等;输出信息内容:包括输出项、位数、数据形式(文本、数字);

输出格式:如表格、图形或文件;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卡片输出机等。对于行式打印机,必须注明字/行、行/页;输出介质:如输出到磁盘或磁带,输出纸是特殊纸还是普通白纸等。

输入设计:输入法选择、键盘输入、视点设备输入、语音输入;输入数据的采集和输入格式的设计,原始数据的采集要考虑数据产生的部门,确定手机的时间和方法,了解数据产生的周期、平均发生次数和最大数量;输入数据的验证包括重复输入验证和程序验证。

22、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内容是什么?

数据库是指按照数据结构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步骤: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内容是:针对给定的环境,进行符合应用语言的逻辑设计,提供确定存储结构的物理设计,建立实现系统目标并能有效地实现数据模型存储数据。

23、文档设计中包含哪些指标?

根据文件的使用要求、处理方式、存储的数据量、数据的活动性和可提供的设备条件等什么是系统化分析,确定文件类型,选择文件介质,确定文件组织方法,设计记录格式,估计文件容量。

24、购买系统设备需要注意什么?

设备选型依据:一般来说,设备选型和配置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即根据系统分析各步骤的调研结果,考虑配置设备(包括软硬件设备);计算机硬件要考虑的可扩展性、工作环境要求、能源价格比)指标;软件中需要考虑的指标(使用中文、操作系统、数据库DBS、常用编程语言、第四代编程语言4GLs、工具、应用系统开发环境、图形软件、应用软件包);网络指标,除上述考虑的指标外,还有以下指标:(网络结构、网络拓扑、网络传输介质、接口、网管软件、与其他OA设备的网络连接等)系统设备配置

25、企业计算机配置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6、简述结构化系统设计的几种结构化方法和特点。

顺序结构:线性结构,模块按顺序执行;选择结构:根据条件成立与否选择执行程序;循环结构:程序循环执行,直到满足某个条件。

27、系统调试有多少步骤?各自解决了什么问题?

程序调试:对模块中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进行调试。分调(功能调试):模块和子系统的调试,保证模块或子系统中所有程序之间的控制关系正确;整体调整(可行的联调):保证模块与子系统之间正确的相互关系

28、为什么需要程序测试?

29、简述三种系统转换方式的优缺点。

直接切换法:在某个时候旧系统停止运行,新系统取而代之。投资小,但风险较高;并行切换法:新旧系统同时运行一段时间,用旧系统对照两者的输出来测试新系统。可以保证系统不间断工作,并且可以比较两个系统的结果,可以互相检查,没有风险,但是成本太高;试点过渡方式:部分替代,逐步过渡。可分阶段、分部切换,避免了直接式的风险和并行式的高成本,但接口复杂。

30、简述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

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处理结果的数据采集、整理、录入、整理和分发,简单的硬件和设置管理;系统运行记录:处理效率、文件访问率、更新率等正常情况,也应包括异常情况

31、系统评价应包含哪些内容?

信息系统功能评价;评估现有软件和硬件;信息系统应用评估;信息系统经济效果评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2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