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筑牢国门安全屏障

海关面临的突发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充分发挥海关人才优势,提高口岸应急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国家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实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调整人力资源管理计划

针对应急人力资源规划不健全的问题,海关人力资源管理应从顶层设计入手,明确目标、规划方向,强化人才是战略资源的发展理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将人才管理融入海关管理实践。海关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树立战略思维,定期组织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深入学习和知识更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实现精准管控,促进人才配置更加精准,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团队结构更加合理,开发环境更加优化。

优化应急人力资源配置

图片[1]-海关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唐朝资源网

加强事前预防性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建立并不断更新专业领域人才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数据库动态匹配人才。例如,可以按照海关职能划分为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卫生检疫、商检、口岸监管、辐射安全与防护、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等组,并组建专家组。和专业名单,定期更新的面板和专业数据。在各类突发事件人才库的基础上,可集中调配人力,可分为总体指挥组、专家督导组、行政支持组、办公室秘书组等,制作“战时”岗位责任书,制定预案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梳理,提前明确紧急情况。事故发生时,各组人员职责分工,使应急响应更加准确高效。

建立应急人力资源轮岗机制

人才交流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挖掘人才潜力的重要途径。探索应急人才“零库存”模式,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制定适合应急人才的专项轮岗机制,激发人才创造力。轮岗机制可以使应急人员在“平时”投身于各个岗位参与工作和培训,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开阔眼界,提高综合能力,尤其是深化了解基层口岸一线现场,配备各类应急人员。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还能提高新鲜感,缓解应急工作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图片[2]-海关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唐朝资源网

人才评价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风向标。开展健康、动植物等高级职称高质量评价,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建立以创新价值、应急能力、突出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扩大各专业应急人员的发展路径和职业空间。完善具有海关特色的考核体系,在考核体系中向应急人才倾斜,提高人才评价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坚持对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任务中人才的评价和认定,避免学历、资格、论文、奖项的单一化倾向,促进人才评价与应急评价有机衔接。建立人才评价档案,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坚持选拔任用向优秀人才倾斜。

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构建信息化人才管理平台

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形成新的应急人才队伍调整机制,优化应急情况下人力资源的高效调配机制和流程,有效利用一切各种人才。通过整合原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和信息,增加新功能,提高利用率,整合应急人员信息、现场港口需求等信息,做出详细的综合评估、分析统计、预判决策,运用现代大数据手段,解决突发事件发生前后人力资源的高效调动问题,提升海关突发事件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度和水平。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海关垂直管理体制的优势,建立关键技术人才专项配置机制,组建应急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团队。

图片[3]-海关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唐朝资源网

加强人力资源梯队建设

加强专业梯队建设管理,提前建立“前线、准备、应急”三个梯队,充分发挥各梯队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联动互补作用,确保其他梯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增援。投入一线口岸工作,同时让长期高负荷工作的口岸一线人员可以轮换休息。

完善海关专家管理机制

完善海关专家制度,修订专家管理办法,扩大专家覆盖面,创新专家评价管理和使用模式,建立首席专家制度,实现专业领域“全覆盖”、“梯队化”专家团队化,专家管理“网格化”。 ”,打造一支忠于党、专业完整、结构合理、素质过硬、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家队伍。建立顶尖专家人才品牌工作室,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专家辅助决策、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的重要作用。

图片[4]-海关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唐朝资源网

实现网格管理模式

突发事件发生时,打破部门级组织体系、管理层级、空间布局,建立“一线总部-集团-班”三级管理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厦门海关为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打破了旅检现场部门设置,成立巡查组。设置值机、通道流量调整、托运查验、行李监管和数据分析五组,确保组间对应联动,班间固定合作,点对点精准支持,实现专职专职专班工作人员,同时根据出入境航班和旅客数量动态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梳理,精准分配给一线海关工作人员,形成了协作更加有序、职责更加明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更精细化的管理。

培养“复合型”人才

注重人力资源质量,加强人才管理,着力培养“精通本领域、熟悉相关领域、通晓各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为海关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对于当前价值或潜在价值较高的应急人员,要彻底打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隔阂,安排在不同口岸、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轮岗,负责各项海关工作。全面了解流程,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提前做好应急管理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适应海关应急响应需要。加强海关突发事件相关专家培训,在海关科技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卫生保健中心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流动站,鼓励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项目研究,促进“复合”通过科研人才培养。在上海海关学院等高校探索和深入研究健康管理、应急管理、大数据等新兴学科,加强源头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公共管理和应急相关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专业知识,制造港口突发事件。应急人才高地,满足国家安全需求。

图片[5]-海关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唐朝资源网

完善激励机制

人才激励是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力的重要保证。激励手段是应急海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海关管理者要统筹各种资源,加强服务保障,更深入了解不同人才群体的需求。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应急人力资源建设专项资金,包括队伍、培训、演练等,保障应急人力资源经费。注重重点人才的吸引、留用和使用,建立吸引人才的政策,吸引应急应急人员“近而远之”,确保海关应急人员队伍得到有效充实。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人力资源培训、使用和处置保障,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建立强有力的支撑。多元化背景下,培育新型组织文化,举办突发事件应急创新大赛,激发海关人力资源在突发事件中的活力,调动海关工作人员的创造力。同时,深入挖掘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优秀人才,广泛宣传先进事迹。

注意心理疏导

针对海关人员在应急过程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容易导致身心疲惫,一方面,畅通​​沟通渠道,定期与应急人员进行心心相通,了解他们心理困难和内心想法,加强关注急救人员心理健康,发挥组织关怀作用,传递组织温暖。这不仅能有效消除上下级沟通的隔阂,还能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定期开展心理减压活动,可以放松单位内部的压力,及时释放压力,避免负面情绪,稳定心理状态。通过邀请海关同盟心理咨询师或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师定期到基层口岸一线海关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掌握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找出工作人员的心理问题。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此外,丰富文化活动,安排假期休养,缓解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帮助急救人员恢复工作活力,提高战斗力。

文/庄妙慧

(作者:厦门海关)

注意: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业务需求请咨询主管海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1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