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去艺术化”趋同性转变

一、新媒体与电影产业结合现状概览

2014年被称为互联网巨头全面进军电影行业的“元年”。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互联网企业,通过融资、并购和战略合作,布局电影产业。速度大大加快,直接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电影产业的格局。这种融合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相当于占欧洲总人口的比例,互联网普及率为 53.2%。网民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但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示了互联网本身的广泛传播。新媒体与电影产业的融合趋势不可阻挡。新媒体给电影产业带来的利好因素几乎贯穿了电影产业链的全过程。在电影制作过程中,互联网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IP内容和制作平台等开发方式,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观众心理,并据此生成热门电影文本;在电影投资过程中,互联网公司通过众筹的方式可以让影迷和影迷成为投资人,投资规模可以或多或少,让影迷参与到电影的运营中;在电影营销过程中,互联网对电影的影响甚至让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的宣传方式已经让位于话题炒作和创意营销。电影营销人员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改善电影营销。在电影发行和放映过程中,网上购票不仅可以扩大电影票的购买,还可以通过购买片源进行网上放映,从而扩大电影的收视率;在电影衍生品的生产上,虽然中国还没有衍生品比较成功的案例,但衍生品已经开始对电影盈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迪士尼》系列动画电影,其音像制品、书籍、玩具、服装、道具等衍生品甚至能产生超过票房的收入。我国也在逐步探索这种盈利模式。大多数电影公司选择同时推出游戏产品、电视剧和同名电视节目,以增强电影的长尾效应,获取更多收益。

二、中国电影“去艺术化”的趋同表现

电影作为一种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新媒体的运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新媒体思维的核心是流量导入。它主要从流量中挖掘数据价值。电影产业链和电影生态 电影的创作全靠流量,而传统电影主要靠票房利润。因此,可以说,互联网是按照收视率的大小来运作的,电影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还保持了自身的艺术性。 (一)“去艺术化”导致电影内容趋同。电影的这种艺术性在不知不觉中被新媒体环境驱散了。莫指出文化产业的欺骗性,但他面临的问题当时不是今天的新媒体环境,而是工业革命产生的新技术对影视行业的影响。而微观,也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垄断之下,所有大众文化都是连贯的,通过人为制作的框架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打扮成艺术,它们已经成为公平交易。电影行业的这种一致性趋势不仅存在于工业革命时期,也存在于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中。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IP电影”影视产业逐渐成为电影制作的重要途径。 IP()是知识产权。搜索关注度高的IP,电影可能是小说,也可能是漫画。

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传统电影剧本创作和文学作品改编的制作方式已经跟不上市场变化。放眼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人开始关注广为阅读的网络文学,它已成为电影的重要来源(见表一))。在很多影视公司的剧本库中,30%以上是网络小说,很多电影制作公司也定期向网络文学网站和出版公司寻求好消息。以《致我们命中注定的青春》为例,改编自2007年启点中文网首发的《致我们命中注定的青春》,销量达到2倍,推荐次数达到24882次。小说连续7年占据青春文学销量榜首,再版8次,总销量超过300万册。小说线上线下的火爆关注,让《致青春》名副其实。大IP,自2007年电影上映以来,积累的庞大读者群和“粉丝”群体,为电影的票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电影上映之前,这些读者群就已经开始在网上讨论小说电影的内容和对电影的期待,这样的二次宣传让没看过小说的人对电影产生了好奇,增加了关注度电影和扩大观看范围。电影的成功也促成了这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趋势,该书改编的电视剧《致青春》于2016年播出,该剧由杨文军执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方式,而这种快速增长的需求确实给电影行业在内容创作上带来了困难,而网络文学则为电影业提供了新鲜的IP来源。电影业以其庞大的读者群和关注度,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状态。

2010年以来,网络小说改编电影的趋势开始显现。 2011年和2012年是网络小说集中在电影行业的年份。到 2013 年和 2014 年,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情况来看,2015年以来,电影产业离不开“网络文学IP”的现象,将网络文学与电影捆绑在一起。在这看似繁华的一幕中,其实暗藏着电影业“去艺术化”的威胁。电影虽然是一种以大众群体为基础的文化形式,但其观赏价值主要来自其艺术性。影片中的艺术表现使观众获得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精神追求,而这种艺术性主要来自于电影人自身。创意爆发。这种创造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沃尔特·本雅明的理论,即通过自动放弃其“光环”,电影将图像与镜子分开并将其移至观众的眼睛,通过幻觉的想象和模棱两可的推测吸引大众。通过让电影更接近公众,技术早已消除了电影的艺术性。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学IP”加深了这种解散状态。可见,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文学,大多以青春爱情为题材。 ,这种文学呈现出大众对价值观的共同追求。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启示性,但艺术美感较低,故事的情节设定往往比较老套。 、痛苦,甚至流产,在电影中都充满了情节。这种做作的表达方式几乎成了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固定模式,观众甚至可以通过之前的内容猜到最后的结局。

这种电影也有比较大的形式限制,因为网络小说为了吸引读者,往往会设置多个戏剧冲突,时间跨度是十年或几十年。在如此长的故事发展脉络下,读者有足够的时间积累情感,有足够的理由在发生冲突时产生情感爆发,而影片需要讲述许多具有强烈转折性的故事,历经十余年或数十年的岁月。只是一两个小时。冲突,没有办法完成情绪的积累。以2015年上映的《左耳》为例,虽然该片获得了4.0514亿的票房,但片中展现的故事却遭到了广大网友的诟病。小说《左耳》在人物塑造上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故事的发展丰富、曲折、感人。然而,在117分钟的影片中,支离破碎的故事让人在剧情高潮时毫无内波之感。整部电影似乎是一个平坦而直接的舞台。性故事,有网友甚至评论说,“青春”和“感情”这两个词是现在电影里最不能忍受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当今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通病吗?导演越来越注重文字的商业价值的追求,但对影片的内容缺乏把控。披着“情怀”的外衣,诉说着无法打动人心的故事。下面开发。 (二)“去艺术化”导致了电影技术使用方式的趋同。如今,新媒体环境下电影的“去艺术化”也导致了技术使用方式的趋同,而数字技术让电影得以继续发挥作用,凭借其高清大银幕,也展现了创造视觉奇观的能力,这种强大的“影像创造者”方式,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很多电影人曾经思考过的题材,但无法在屏幕上表达成生动的画面。

任何看过《阿甘正传》的人都应该对开头和结尾字幕中长长的羽毛掉落印象深刻。这种不切换的表达,如果没有数字合成技术的帮助,是很难实现的。 ,科技对强烈诗意画面的应用,为影片的情感表达增添不少。新媒体技术进入电影行业应该是为电影的叙事服务。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雷蒙德·威廉姆斯在其著作《漫长的革命》中指出了对艺术的变革性思考。 : 艺术家其实很熟悉不断体验社会共同意义的传播和传播手段。这种互动关系是个人意义和共同意义的相互联系,表明意义和手段是密不可分的。在《阿甘正传》中,正是因为使用了科技合成的长镜头,才能够艺术地展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导演在沟通手段和观众之间建立了共同的意义,让科技成为电影的情感表达。重要的辅助工具。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技术手段的地位逐渐发生了变化。它已经从以前的辅助角色转变为电影制作的主要手段。有没有什么技术无法展现的电影画面?科技甚至成为电影宣传的噱头。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郭敬明执导并于2016年9月上映的奇幻电影《爵士》。这部电影打出了国产第一部全真人CG技术的宣传口号。上映前就引起了强烈关注,类似“郭敬明执导中国首部CG真人电影”、“中国首部CG真人电影预告片来了”、“开创国产真人先河”等新闻头条CG 电影”和其他类似的新闻头条比比皆是。

然而,电影上映后,以CG技术展现的“九头身”形象,因角色造型之美遭到观众强烈质疑。这种技术的叠加,掩盖不了电影内容的糟糕表现。许多人没有读过这本书。观众不仅不了解角色之间的关系,甚至对故事的内容都一头雾水,更别说要表现什么主题和社会价值观了。这样的电影有什么艺术性? “对于中国电影界来说,《爵迹》的意义不在于票房,而在于中国电影终于有了这种类型。”这是郭敬明对《觉的故事》的最新解释。诚然,一部电影的价值不能用票房来衡量,但不能用某种技术来衡量。只是为了填补技术生产上的空白。在您磨练讲故事的技巧之后,您可以追求技术。超越。放眼今天的影视行业,似乎陷入了技术的恶性循环。拍得不好的镜头后期可以调整,演员足不出户就可以用“抠像”技术嫁接新场景……这样的技术靠,郭敬明说出这样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科技被赋予了不同于以往电影制作的意义。技术已经成为判断一部电影价值的标准。在当今社会,技术的合理性已经成为一种高于电影艺术性的手段。这种观点不仅被生产者使用。为大众所接受,也为大众所接受,这样的思想氛围,让电影业对技术应用的追求达到了不竭的地步。如果影视作品中不使用特效的话,甚至有人会觉得很不专业。

在这种以思维为主导的电影业中,电影人也不得不屈从于对技术的追求。由于技术地位的转变,影片失去了“内容为王”的价值取向,在有限的叙事能力下呈现的对技术的追求并没有超越其他同类影片的闪光点。一提到科技,观众就会想到抠像、滤镜、闪光等技术,这也是科技带来的,同时削弱了影片的艺术性。收敛现象。电子艺术的“创造”其实遵循了一个新的原则,就是对现有的代码进行重新修改,从不同的选项中进行选择,最后结合到作品中。该过程类似于现代工厂装配线的过程。组装过程。 (三)“去艺术化”导致电影思想趋同。在新媒体环境下,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商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电影业是经济领域,其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必然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8]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进入了世界工厂的运作。电影业的影响是变革性的,先进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可以为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也随着世界经济的运作进入了中国电影业的领域。工厂。它不仅展示了对电影制作的影响,还展示了对电影中传达的思想的影响。有这样一个调查问题:你的总体情况是什么? l 对这部电影的印象? (单选) A. 艺术; B. 一个 C. 娱乐工具; D.精神文化产品 调查结果显示,42%的受访者认为电影是一种娱乐工具; 30%的受访者认为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 21% 的受访者认为电影是一门艺术。

另一方面,只有7%的人认为电影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这反映了人们对电影的认知取向偏见。 [9] 电影业的商业性质是不可否认的。电影进入市场以来,就被赋予了追求利润的目的。但是,商业性和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这两个特点应该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了商业利益,他放弃了自己的艺术价值,放弃了电影中社会观念的正确塑造。世界电影交流日趋密切,竞争气氛逐渐升温。各国为了占领竞争的制高点,纷纷突出发展本国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全球化趋势下西方思想的入侵应导致电影制作。人们的关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消费观念对中国电影业的颠覆性影响,正在改变着我国电影业的生产方式和观念。电影业生产方式中存在的消费观念集中在广告宣传上。以电影《美人鱼》为例。这是周星驰2016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总票房8万。这部电影包含许多位置广告。这些广告不再是简单地出现在镜头的显眼位置,而是成为电影中有价值的道具。比如,五粮液作为解毒剂出现在电影中,而它的角色之前也已经铺好了。广告的投放已经让观众习惯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进入市场后必须争取更多的资金。广告已成为电影制作的重要来源之一。依靠电影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宣传方式。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融合,这部电影才越来越被赋予了商业性。

目前,电影中植入的广告大多以直插为主。只有少数导演可以将广告融入电影中,不留痕迹。广告的投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影的制作。广告的植入造成了思维的局限,电影制作不再能够像以前那样专注于故事情节的表达和镜头的语言。除了电影制作方式上的消费观念,电影内容的制作本身也传递着一种消极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以郭敬明2013年的系列片《小时代》为例,其累计票房达到4.85亿中国电影娱乐化是必然趋势,在中国国产电影中相当可观。然而,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近乎病态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却赤裸裸地展现在影片中。它甚至构建了一个不存在的虚拟世界:大学宿舍和豪宅没有区别;时尚主编是人们追求的社会价值最高点;上海只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宏观环境;爱情和友情如此脆弱;这是一个唯有物质才能征服一切的时代,电影里能看到的只有盛宴和金钱。物质确实是支撑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但这种无限放大物质作用的电影,不仅影响着观众的思维,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整个社会对物质的看法。在“小时代”构建的世界里,物质的东西已经成为个人生活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获得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才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收获友情和爱情,站在世界之巅。这就是我们想要过的不被别人支配的生活。

三、新媒体对中国电影“去艺术化”现状的启示

新媒体的发展对影视创作者的影响已潜移默化地发展为“去艺术化”的负面概念,新媒体及其密切相关的虚拟空间、虚拟现实等的实践也正在受解体的影响 潜在的意识危险、人际关系的淡化以及对社会冲突焦点的分心。 [7]郭敬明曾影响90后。 2008年小说《小时代》出版后,他从作家变成了导演,所写的文字也从青春感伤变成了唯物主义。他只是一部本土的华语电影。导演思想转变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西方消费主义观念开始进入我国传统观念。在这个大环境的竞争中,中国电影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唯物主义价值观是否是我们生活中应该追求的目标,人们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在电影的影响下,社会思维的趋同变化应该值得思考和警惕。当代新媒体的发展让电影业日新月异,但这种新媒体技术对电影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在不断追逐电影创作的过程中,这种隐藏在表层之下的趋势值得相关电影人关注。电影作为集视觉和听觉为一体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影视创作者的创作能力上。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电影的创新性逐渐被磨损,呈现出的同质化趋势对电影本身的艺术性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电影内容和技术使用的融合只会威胁到电影本身的创作,但传播的融合概念可以与社会联系起来。在这种新兴的文化环境下中国电影娱乐化是必然趋势,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发展也不好。然而,这只是新媒体技术对电影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的表现之一。如何利用科技提升创造力,而不是被科技所控制,是每个影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参考资料:

[1]张益钦。互联网巨头进军电影业[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4,(11):70-71.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EB/OL].[2017-01-22].

[3] 尤杰平。互联网+影视:打造多屏时代的影视生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13.

[4]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碎片[M].曲敬东等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108.@ >

[5] 金斌。重构与融合:电影产业新格局[M].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 48.@>

[6]张格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6.

[7] 孟健。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8] 戴建华.中国影视新媒体发展与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7.

[9] 中国电影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电影产业研究:文化消费与电影量[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 191.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3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