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他(她)有没有改革精神有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情怀(图)

要看他(她)有没有改革的精神

你有没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还有没有什么感觉

6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召开全校干部教师会议,宣布省委、省政府决定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东为学校教职员工。总统。李亚东,1964年出生,著名化学家,曾任清华大学化学教授。

进入6月,安徽师范大学成为继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重庆大学之后第四所迎来“院士院长”的高校。

近期,高校人事调整密集,多位在学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院士出任校长一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以来,至少有9所高校新任校长出任院士。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褚朝辉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很多高校希望选择更有影响力的校长来提升自己的地位,院士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前面,成为校长后,可以带动学校相关领域的发展。同时,院士对于高校众多学科项目的申请能否通过具有重要的发言权。他们成为校长后,在这方面对学校也有好处。

“但院士能否成为好校长,还需要实践检验。”褚朝晖说,从实际来看,有些大学校长即使不是院士也能做好。所以,不像只有学历和文凭,认为做大学校长必须是“院士而已”。

他认为,高校聘请院士担任校长时,应充分考虑其专业方向和优势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

担任院长 11 天 5 位院士

据教育部消息,1月7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东南大学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决定,任命黄汝为东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她也成为今年首位出任大学校长一职的院士。

Huang Ru was elected as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2015, and served as the dean of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eking University.主要从事微电子低功耗器件及工艺研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月17日,深圳大学召开干部会议,宣布毛俊发为学校校长。毛军1965年生,1981年以邵阳市高考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国防科技大学。 In November 2017, he was elected as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深圳大学校长毛俊发。图/IC

毛俊发主要从事高速电路互连和射频电子封装研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组组长、973相关领域首席科学家。

2月18日,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领导干部会议召开。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峰主持会议,并向许春明颁发院长聘书。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去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许春明一直致力于化学研究。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相关论文300余篇,授权国际发明专利36项,中国发明专利102项。 In 2019, he was elected as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4月21日,卢林被任命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卢琳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曾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 2017年9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研究”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 In November of that year, he was elected as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coming the first academician in the field of mental health in China.

5月30日-6月10日,短短11天,5所高校迎来了院士和校长:5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龙腾被任命为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6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树新被任命为重庆大学校长。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技术、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控制、先进制造技术的教学与研究。 6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锁江被任命为河南大学校长。化学工程师 专家,主要从事离子液体及绿色工艺研究;同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鹏被任命为郑州大学校长。分子生理学家,长期从事脂质代谢和代谢疾病的研究; 6月1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亚东被任命为安徽师范大学校长。校长。

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图/IC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这些新的“院士(院长)院长”中,有不少人曾担任过副院长(院长)。黄儒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树新任天津大学副校长,毛俊发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

一些“院士校长”回到母校当校长。比如黄汝增就读于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李亚东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师范大学校长李亚东安徽人,山东石油化工学院院长许春明山东人,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河南人。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凤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校校长是对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少数派”,大学校长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近期,高校“院士校长”现象越来越普遍,引起社会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22年有9位院士担任大学校长,比去年多。

8位院士将担任2021年大学校长。他们是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中科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尤政。方福全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洁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院长龚新高(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大学冯夏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作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图/IC

2020年初,也有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的案例。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图/IC

高校为何争相吸引院士?

院士出任高校校长,与各地引才政策密切相关。从相关任命仪式上的正式讲话或新一届“院长”的职务上看,“聚才”、“争创一流”、“科教结合”已成为关键词。

例如,在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校长任命仪式上,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就提到了人才问题。他在郑州大学校长聘任仪式上表示,要把引进人才和集聚人才作为吸引更多河南优秀人才回乡服务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事件。

在聘任仪式上,李鹏表示,郑州大学将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办学方针,构建以德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发展优势学科和创新平台,并“成为中原的教育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

在鲁林被聘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的干部会议上,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提到聘用鲁琳是省委对山东省的重点。高等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科教融合改革的深化,结合校(院)领导班子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需要,经过综合考虑、深思熟虑、仔细研究。

卢林表示,将尽快转变角色,坚定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继续深化科教融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落实战略合作北京大学与山东省加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大平台建设,推进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双一流”办学进程。

2021年10月31日,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俊发表示,目前我国顶尖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数量指标均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尽管如此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大技术发明并不多,同时在开辟新学科、推动重大科技进步、和解决国家的“卡脖子”问题。”

今年6月10日,担任深​​圳大学校长近四个月的毛俊发在一次活动中表示,“深圳大学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希望成为21世纪中叶的世界一流创新大学。”

他说,深圳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立足特区,拥抱港澳,胸怀祖国,面向世界。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有。”

他还表示,希望深圳大学不要被大学排名等肤浅的指标分散注意力,也不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以“十年磨一剑”的态度研究一些重大课题,做出扎实的贡献。

有舆论认为,院士作为院长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强自强的使命,无论是推动科技攻关,还是解决“卡脖子”问题,是否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最好是把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或者加强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国家战略的衔接。目标和战略任务。

从以往的案例来看,部分院士在担任校长后,对高校科研成果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8年11月1日,李媛媛就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In 2013, he was elected as 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Before being elected as an academician, Li Yuanyuan had accumulated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university president. 2003年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任吉林大学校长。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吉林大学科研成果在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年度应用已产生新增产值超百亿元 除了传统支柱产业、新兴医药产业、生产服务业等,大部分新增长点都有吉林大学的贡献。

褚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院士成为校长后,除了学术经验等因素外,也会对学校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他说,现在有些高校存在校领导和专任教师争一二级教授的现象,有的校领导不做科研,却想争教授。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现象,不能令人信服。院士当上院长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另外,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方面,部分学校领导缺乏外部血统,存在“近亲相亲”现象。 “这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聘请外部院士担任校长后,有助于解决这种情况。”楚朝晖说。

摆脱“只有帽子”的概念

“院士校长”上任后,社会各界寄予厚望,其学术理念及能否适应角色转变也备受关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院士的学术能力是公认的,但能做好学术研究,并不代表能把大学办好。毕竟,办大学不等于进行学术研究。如果院士在担任校长后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很可能会影响对学校管理的投入。

在熊丙奇看来,总裁是一个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职业。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多大学校长,即使在担任校长之前是一流学者,在担任校长之后也不再从事学术研究。他们甚至不招博士生,而是竭尽全力管理学校,为师生服务。

由于校长不再进行学术研究,他避免利用权力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寻求更多资源,避免行政权、学术权和教育权的三权分立。

熊丙奇说,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国一些高校要求学院院长不得担任学校学术委员会主席,并退出学术委员会,但如果校长继续从事学术研究,退出学术委员会没有多大意义。

显然,要求“院士长”不做学术研究是不现实的。因此,如何处理好学术研究与行政管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院士院长”需要回答的好问题。

他说,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首要关注的应该是校长的教育管理能力,但我们社会更多的是从学术角度看待校长的位置,认为校长是一流学者、院士,只配校长职位。

另外,社会对一个大学校长的评价,并不是首先看他在管理大学方面的学校发展和进步,而是看他在校长职位上不断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例如,媒体经常报道,某大学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带领研究团队攻关关键问题,并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

熊丙奇表示,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任命“院士校长”可能会被院士考虑提高学校的地位。当校长代表学校出席各种活动时,院士地位可以“提升”学校。这其实是需要拆解的“只戴帽子”的概念。

他说,学校的发展建设要注重内部,而不是表面。建设好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有明确的定位,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办学特色。只有走出独特的办学道路,注重内涵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褚朝晖还表示,从全球来看,很多高校校长都是专职的,专任校长可以专心做校长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但是,高校聘请院士担任校长后,如果还想让院士过多地参与科研等活动,他们就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做好管理工作。他们将成为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命定校长”,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褚朝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个案例是,1980年代中期,一名医生被聘为一所中学的校长。但仅仅过了两三年,医生就走了。

“大学里的院士和中学里的院士一样,要求医生当校长。”他说:“现在很多大学因为内部​​管理、学术规则等因素,发展不顺。大学不应对院士校长寄予厚望,以为上任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就算是院士,性格和能力也有差异。”

褚朝晖说,“一旦上了校长一职,就要做好各方面考验的心理准备。”

发表于2022.6.第20期第1048期《中国新闻周刊》

杂志标题:“院士、校长”深受高校欢迎

记者:周群峰(zhouqunfenghaoren@163.com)

点击进入主题:

新闻要闻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93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