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

图片[1]-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唐朝资源网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情况如何?林区生态保护情况如何?林场工人的生活如何?

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宜春市考察调研时提出“林区三个问题”。

6年多来,位于小兴安岭的“中国森林之都”伊春,牢记对绿色转型发展的委托,砥砺前行,构筑北疆生态屏障。.

图片[2]-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唐朝资源网

这是宜春市习水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红松(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情况如何?禁止在林区伐木,在林下找路

图片[3]-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唐朝资源网

这是宜春市武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自然景观(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你看,人参苗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叶子的边缘是锯齿形的。” 如果不是老林区人、黑龙江伊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负责人王青山到林下搜查,记者可能根本找不到。脚下有一株不起眼的绿草,可能是人工播种的林下人参。

“播下种子后,山参在林中自然生长,生长过程与野山参相同,市场价值还是很高的。” 王青山手机上的视频中,林场工人正在用播种机播种参。公司在林下共种植了4000亩人参,是老林区很多人的新生计。

1950年代,宜春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木材供应地。

“当时的宜春是一家大型木材加工厂,我们喊着山的名字,踩着雪,扛着斧头和锯子,走进深山老林砍树。” 68岁的林场退休职工刘阳顺说。

图片[4]-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唐朝资源网

宜春林业上甘岭林业局公司西水林场分公司退休职工刘阳顺背着小西红柿招待游客(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当地统计数据显示,在60年的森林开发历史中,宜春为全国提供了2.7亿立方米的木材,可以往返地球和月球7次。

然而,刘阳顺和他的同事们逐渐发现,由于长期砍伐,可以砍伐的树木越来越小,越来越细。

1980、1990年代,宜春林区陷入经济危机和资源危机。可采资源几近枯竭,大片森林面临“透支”风险。2013年,伊春全面停止对天然林的商业采伐。

图片[5]-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唐朝资源网

这是宜春林业局上甘岭林业局习水林场分局退休职工刘阳顺农家的所在地(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不砍树怎么活?” 伐木停止后,林区的人们都一头雾水。2014年,宜春GDP同比下降9%,地方财政收入下降17.4%。

“一木经济”的阵痛一去不复返,林区人民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不孤军奋战,专注多元化。”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友谊林业局万亩蓝莓产业园给宜春产业发展开的“药方”。

“绿水青山是宜春最大的财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宜春最大的优势,这是林区人民在探索中达成的共识。” 宜春市委书记隋洪波说。

宜春停止伐木后的第二年,林业工人张桂霞开始尝试用松油籽制作精美的木雕,松油籽是以前用来生火的。近年来,嵩明油料成为宜春林下经济产业链的一部分,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北辰香。

图片[6]-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唐朝资源网

这是宜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北方沉香工艺摆件(5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如今,已经是宜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桂霞,让永达工艺成为北方沉香加工的领头羊。2021年起,她还将涉足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开设研学体验基地。

向林求食,向林下求空间,是当今森林人发现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图片[7]-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唐朝资源网

这是宜春林业红兴林业局公司红兴林场分公司的湖羊养殖基地(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在宜春林业宏兴林业局公司湖羊养殖基地,宜春林茂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曹志和一边用铲子拌草料,一边看着羊悠闲地吃着。

“我们林场员工自筹资金,投资130万多元,成立合作社。” 曹志和说,胡羊养殖成立后,把过去一些闲置的工厂改造成标准化的羊棚,将农作物秸秆回收再加工成粗饲料。这在《一林为主》时是无法想象的。

“林下种植进一步发展了特色农业,林下耕作实现了有机肥的循环利用,家门口的碧水青山也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宜春市农业农村局三级研究员刘大伟说。

图片[8]-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唐朝资源网

这是宜春市森工红星林业局公司的中草药种植区(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宜春围绕“林”字做“绿色文章”,不断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红松果林、食用菌、小浆果、湖羊等特色产业正在兴起,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碳汇交易等多种经济蓬勃发展。

今年2月,黑龙江省首笔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500万元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交易在宜春市林工翠銮林业局公司诞生。

“通过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新路径,在保护雄伟的青山的同​​时,实现林区绿色富林的繁荣,”公司董事长郑再军说。

林区生态保护情况如何?森林覆盖率83.8%

作家张康康曾在《红松升天》一文中写道:“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红松,蓝天还能用什么来支撑?”

世界60%的红松在中国,中国一半以上的红松在小兴安岭。作为“红松之乡”,宜春生态环境良好,红松种植面积一尺。

图片[9]-林区绿岭青山见证“林区三问”新答卷(组图)-唐朝资源网

在黑龙江省宜春林业集团上甘岭林业局红松嫁接育苗基地,游客扫码查看嫁接红松介绍(5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如何突破常规育苗方式,以科技创新助力森林绿化发展?宜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光矩阵容器罐生产车间里,新鲜出炉的光矩阵容器罐整齐地堆放着,罐体内富含滋养红松幼苗生长的营养物质。

2021年底至今,这里已生产轻质基质容器330万个,红松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在轻质基质容器中育苗,可以突破传统造林方式,实现三季造林,红松林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恢复。” 公司生态建设部副主任王立新说。

2007年12月2日,珍稀树种保护专业协会宜春红松保护协会在宜春成立,开展“认领红松”公益活动。截至2021年底,共有4.240,000人认领了37.720,000株红松。

如今,宜春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83.8%。近10年来,当地新增红松及两用林78万公顷,新增红松林61万公顷。

从伐木到看林、护林、收树,越来越多的林区人明白,山清水秀,无价之宝。有了坚实的生态基础,生态优势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近年来,宜春市坚决避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高耗能的项目。宜春还在所辖县市主要责任指标考核中增加了“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负约束指标。

为切实承担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2021年12月,宜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每年5月23日定为“宜春生态日”。

五年来,伊春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54万平方公里,拥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3个,4个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到系统,从一个域到整体,伊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治理不断完善。

林场工人的生活如何?小兴安岭小康之家

2013年宜春停止采伐后,数万名林场工人面临转岗。很多人都在想新的出路。方贵茹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多次尝试,方贵茹将目光投向了生态旅游。2017年5月,方桂茹拿出自己10年种植木耳积蓄的10万余元,将自己的房子装修成了民宿。

民宿还没开门,耳边就传来了疑惑的声音:“这么偏僻,交通不便,有人能来吗?”

“三供三治”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地方民生工程让她心胸开阔。近年来,林场修筑柏油路、装灯笼、植树,游人逐渐增多。

“我在林下种树,攒下了积蓄,用这些积蓄开了一家民宿,真切地感受到了良好生态带来的好处。” 方贵茹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她会毫不妥协地保护她。这片绿水青山,为林场职工群众创造了生态红利。

在当地的支持和个人的努力下,更多的“方桂如”参与了林场的产业项目和合作社,靠着良好的生态吃到了“绿色稻米”,一家小康的人在森林里安居乐业。

在宜春林业翠銮林业局公司的一个菌类种植基地,23个木耳大棚相互叠放。翠銮林业局昆仑瓦斯林场分公司经理刘兆文正在大棚内观察木耳的生长情况。

“大棚里有近40万袋木耳,6-8月可以采摘五六种作物,利润近40万元。我们成立了合作社,增加员工收入。” 刘兆文说。

在刘阳顺工作的习水林场,随着每个产业项目的开花结果,林场职工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工会主席张茂林带头开展无公害大棚瓜类绿色种植;林区森林消防员贾存哥带头在大棚里种植立体黑木耳;刘阳顺率先开设了阳顺农家乐,目前林场内近30家农家乐和民宿正在蓬勃发展。……林区人民的好日子,写在小兴安岭的林海里。

初夏,宜春永达工艺研究体验基地。一群年轻的“研究人员”在导游老师的引导和介绍下,走进了一片原始的红松林。

顺着他们抬头望去的方向,一排排笔直的红松,像守望祖国北疆的士兵,支撑着一座资源型老城守护绿水青山的新梦想——

就在红松林下,有来自林区的勤劳、勤劳的人们。他们用肩膀承载着时代的重托,用脚衡量着自己热爱的土地。在他们的故事中,“林区三问”的新答卷还在继续写。

文字记者:刘伟、陈聪、孙晓宇

视频记者:王松

海报设计:潘宏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24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